自上世纪初环形平面交叉首次出现以来,其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公路上,环形平面交叉通常作为从设计速度较高的公路向设计速度的较低公路或城市道路过渡的一种形式存在。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很多环形平面交叉出现了拥堵,导致既有环形平面交叉拆除和改造比例较高,新建越来越少。
从我国环形平面交叉的发展过程来看,与发达国家是类似的,都是从曾经大规模建设环岛半径比较大的环形平面交叉,到大量的拆除和改造环形平面交叉;然而,在既有环形平面交叉改造的过程中,英国的改造是比较成功的,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对传统环形平面交叉进行改进,从强调汇入和交织的传统大半径环形平面交叉,转变为较小半径的现代环形平面交叉。现代环形平面交叉具有如下两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一是环行优先规则:入口设置让行标志,进入的车辆为环道内车辆让行,寻找间隙才能驶入环道;同时遵守外环让内环的通行原则,鼓励环岛采用较小的半径。二是入口车流的偏转:入口车道尽量指向环岛中心,向右偏转进入环道,以获得较低的行驶速度进入环形交叉,并以较高的行驶速度驶离环岛。目前,现代环形平面交叉在欧洲、澳洲、美洲等地大规模的应用。
环形平面交叉的通行能力与几何设计相关性很大,宜根据环形平面交叉各个交通流向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本章在对我国环形平面交叉进行数据采集基础上,通过模拟仿真,参考多个国家的模型,并考虑目前我国环形平面交叉交通运行特点,融入现代环形平面交叉的分析理念,提出了环形平面交叉的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环形平面交叉通行能力分析可用来估算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设施的交通负荷能力,它是公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及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参数,其具体数值的变化随交叉口相交道路等级、几何线形、路况、交通管理与交通状况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变化。
我国很多从业者和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推荐过现代环形平面交叉的设计,但是在实际中采用的较少,由于我国现代环形交叉的实例很少,为此在研究现代环形平面交叉的通行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